11月5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收入1550.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
财报显示,收入增长主要由中国零售商业、云计算及菜鸟的收入增长所驱动。截至本财年第二季度,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7.57亿,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60%,菜鸟收入同比增长73%。阿里巴巴2021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亮点
用户数据上,2020年9月,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数达到8.81亿。不久前,阿里巴巴在其2020年度投资者大会上披露,截至2020年6月底,其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跨越10亿里程碑。
从消费端看,截至今年9月底,淘宝直播12个月的GMV超过3500亿元;天猫国际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在本季度同比增长37%;天猫快速消费品增速强劲,服饰的增速已恢复到疫情前更高水平;盒马在本季度持续实现健康的同店销售增长,年活跃消费者超过2600万。
今年3月正式推出的淘宝特价版,也在本季度继续保持增长,截至9月的月度活跃用户超7000万。
本季财报发布,时值2020年天猫双11期间。财报表示,今年双11区别往年设置两轮售卖期,分别是11月1日-3日和11月11日当天。数据显示,天猫双11首日,110多个品牌成交额突破1亿元,跻身天猫双11“亿元俱乐部”。
云计算业务上,阿里巴巴云计算收入本季度同比增长60%,达到人民币148.99亿元,单季增速创下2020年新高。阿里云在阿里巴巴集团的营收占比已达10%,贡献了越来越突出的增长动力。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有约60%的A股上市公司都是阿里云的客户。
全球化战略中,阿里巴巴旗下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的订单量同比增加100%;菜鸟在15个国家及地区设立本地的物流网络,每日派送的跨境包裹量近400万件,本季度,菜鸟收入同比增速73%。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阿里巴巴将继续聚焦于内需、云计算和大数据、全球化这三大长期增长引擎,从而更有效地把握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内各业务加速数字化所带来的机会
2016年11月2日,万国数据完成美国存托股的首次公开发售及在纳斯达克的上市,代码为“GDS”。10月20日消息,港交所披露易官网显示,昨日晚间运营商网络中立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万国数据”更新了聆讯后资料集,摩根大通、美银美林、中金和海通证券为联席保荐人。此次赴港上市,万国数据在招股书中表示:在香港联交所将为我们提供进一步扩大投资者基础并拓宽我们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机会。
万国数据的核心业务包括规划和寻找新的数据中心,开发这些设施,获取客户签约,为客户提供托管和管理服务。万国数据专注于开发和运营高性能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的 特点是净机房面积大及高电力容量、高密度和高效率,所有关键系统都有多重冗余。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万国数据运营中的总机房面积(未计入合营企业数据中心)达26.6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42座自建数据中心,总机房面积达25.68万平方米,自建面积占比超过96%;在建中的数据中心达17座,总机房面积达13.32万平方米。此外,万国数据还拥有约32.30万平方米的可开发数据中心面积。
据万国数据披露,中国和全球最大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将其服务器托管于其数据中心。其数据中心托管所有主要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包括阿里云、腾讯云、亚马逊AWS、微软Azure、华为云、金山云、 UCloud、青云、京东云和百度AI云。
10月20日消息,IDC发布了《2019年中国政务云云服务运营商市场份额报告》,报告针对本地化云服务、专有云服务两种部署模式下产生的运营服务市场,为用户提供市场规模分析、市场挑战、行业趋势分析等。
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政务云云服务运营商中,浪潮云以20.3%的市场份额居第一;电信云、曙光云分居二、三位。
IDC预测,未来五年,中国软件定义市场将以10.1%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在2024年的市场容量接近24.6亿美元,其中面向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对象存储细分市场仍保持较高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5%;适用于事务型数据库的块存储存储子市场也将保持快速增长,在2024年达到接近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来自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排名前六位的公共云提供商都是本土公司,而亚马逊和微软在亚太地区的其他市场继续领先。即使在拥有强大本土科技公司基础的日本,亚马逊和微软也是排名前两位的公共云提供商。
到目前为止,中国是该地区最大的市场,这帮助三家中国公司跻身地区云提供商前六名。阿里巴巴是中国领先的提供商,在亚太地区排在第二位,这得益于在其他多个亚太地区/国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腾讯和百度是中国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提供商,也在地区排行榜上。在日本,富士通(Fujitsu)、NTT和软银(Softbank)都跻身前六名,尽管领衔的是亚马逊和微软。除中国和日本外,在亚太地区的其他市场,亚马逊、微软和谷歌是领先的公共云提供商,紧随其后的是阿里巴巴、IBM和韩国公司Naver。
公共IaaS和PaaS是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中最突出的细分市场,占收入的大部分,其余部分来自托管的私有云服务。亚太地区尚未占全球公共云市场的1/3,但其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北美或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市场。中国占亚太地区公共云市场的近1/3,其规模是排在第二位的日本的两倍多。该地区下一个最大的市场是印度、韩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和新加坡。
来自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数据中心硬件和软件支出达到1520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2%。其中,公共云数据中心硬件和软件支出增长7%,传统数据中心和私有云支出下降了1%。公共云数据中心占总支出的份额从2015年的25%上升到现在的37%。第四季度所有数据中心硬件和软件支出比第三季度增长了7%,反映了正常的季节性趋势。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总支出数据涵盖云和非云、服务提供商和企业数据中心、硬件和软件。按产品划分,数据涵盖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网络、虚拟化软件、网络安全和管理软件。服务器是最大的产品类别,占2019年数据中心支出的46%。从第四季度供应商市场份额排名来看,领先的是戴尔、微软、HPE和思科。紧随其后的是华为、IBM、VMware、Inspur和联想。在公有云细分市场中,ODM再次主宰市场。供应商受益于年底对超大规模运营商的出货量大幅上升,从而享受了创纪录的季度业绩。
Synergy Research Group首席分析师John Dinsdale表示:“2019年云服务收入增长39%,企业SaaS收入增长26%,搜索/社交网络收入增长20%,电商收入增长24%,这些都有助于推动公共云基础设施支出的增长。与此同时,企业数据中心支出正受到工作负载向公共云转移的影响。我们已经看到,对公共云提供商的服务器出货量已经超过了对企业的出货量,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根据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调查,受惠于资料中心订单持续畅旺,加上传统品牌厂为避免供应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断料而提前备货,第二季服务器出货持续成长,但因为第一季基期已高,因此预估第二季出货量仅季增7-9%,不若以往同期达双位数的表现。
集邦咨询分析师刘家豪指出,第二季资料中心需求仍为主要动能,尤以北美四大云端业者最为积极。2019年因中美关系动荡,北美云端业者部分产线已移转至中国台湾地区并已通过验证,去年递延的订单得以在今年第一季补单出货。观察第二季表现,虽然疫情持续扩大,对部分服务器供应链出货排程造成威胁,但美系业者多透过转换出货地等方式确保出货正常,因此第二季仍可望较上季成长。
中国大陆业者则大多已恢复工厂运作,除第一季新增的防疫需求外,第二季新基础建设计划也逐步展开,例如5G基础建设与云端基础设施,也驱动华为(Huawei)、浪潮(Inspur)与新华三(H3C)等相关供应商加大零组件拉货力度,以应对今年下半年的生产计划。
从需求端来看,阿里巴巴(Alibaba)受惠于新零售业务盒马(Fresh Hema)的需求大幅增长,以及618购物节需求,第二季提高备货量;字节跳动(ByteDance)则持续增加服务器订单,以满足北美新建资料中心需求。集邦咨询预估,新兴BAT(Bytedance、Alibaba、Tencent)今年需求除来自海外业务拓展外,更围绕于国内基础架构普及与落实,对于服务器的整体需求年成长有望达一至两成。
疫情影响可能于第三季开始反应于服务器出货
随着疫情在全球逐渐扩大,服务器的出货时程与零组件供应亦受到影响。其中,菲律宾、马来西亚均为服务器非内存零组件的生产重镇,也让下半年的服务器市场埋下断链隐忧。
根据集邦咨询调查,由于英特尔(Intel)在马来西亚有CPU后段产能,所以若马来西亚持续锁国,中长期将威胁服务器生产排程。另外,三星(Samsung)在菲律宾吕宋岛进行服务器内存模组的后段封装,因此吕宋岛封岛可能影响三星服务器内存模组的出货排程,虽然现阶段维持正常,但三星后续势必需重新审视产线配置,对于目前已经吃紧的服务器内存供给再添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集邦咨询预估全年服务器出货仍将维持成长,乐观情况来看,疫情在下半年得以控制,年增幅可达约5%;然而,若疫情持续扩大进而影响下半年整机出货排程,悲观预估年成长将收敛至仅约3%。
《白皮书》指出,数字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和近十年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均清晰地验证了一个事实,不同的产业阶段对IT基础架构和计算能力提出不同的挑战和要求。新应用、新技术、新架构是未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计算平台创新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鲲鹏计算产业是基于Kunpeng处理器构建的全栈IT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及服务,包括PC、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中间件、虚拟化、数据库、云服务、行业应用以及咨询管理服务等。
华为作为鲲鹏计算产业的成员,聚焦于发展Kunpeng处理器的核心能力,通过战略性、长周期的研发投入,吸纳全球计算产业的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构筑 Kunpeng处理器的业界领先地位,为产业提供绿色节能、安全可靠、极致性能的算力底座。
上下游厂商基于Kunpeng处理器发展自有品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和系统软件及行业应用厂商一起打造有竞争力的差异化解决方案。面向千行百业的应用发展牵引ICT技术的持续创新,各领域涌现出的新行业领先者将聚拢产业力量、 主导行业发展方向,最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计算产业集群。
《白皮书》指出,鲲鹏计算满足高性能、低功耗、低延时的绿色计算要求,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又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谋科技(中国)、华为等行业翘楚支持,发展鲲鹏计算产业已经具备了技术和商业基础。